台湾,这个美丽的宝岛,以其丰富的茶文化和品质上乘的茶叶而著称。在清朝之前,汉人并未利用野生茶树资源。直到雍正元年,清朝首任台湾巡查御史才开始每年与各山商议入山焙茶。从那时起,汉人才开始采制野生茶。
台湾的野生茶树,常见生长在海拔650-150
而中国台湾栽培茶树,已经有两百余年的历史。种植的茶树由先民,从福建带来的闽茶品种发展而来,早期制茶技术也有福建制茶师傅来台传授,这导致了台湾产制包种茶、乌龙茶的技术虽然源自于福建,却又有所不同。
台茶品种:金萱与翠玉
台茶12号
别名金萱、27仔,试验代号-2027。经过四十三年的选育后,才在民国七十年命名的新品种,是茶改场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十二号。金萱由于树势强健,环境适应力强,高产量。拥有甘美光亮之茶汤,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,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,茶叶尾部白毫明显,味道甘美,很受年轻饮茶者喜爱,为茶叶中香气较特殊的茶种之一。
台茶13号
别名翠玉,试验代号-2029,与台茶十二号同一时期选育所得。民国70年命名,属于中早生适制包种茶的新品。树型较大,芽色较紫,洱毛密度略低,叶片则较狭长,略大且厚,叶片两侧较上卷,叶缘锯齿较大且粗钝,叶色较绿且更具光泽。翠玉茶属香甜型茶品,宜用紫砂壶冲泡。冲泡时茶汤不宜过浓,贵在清雅宜人,滋味更加甘醇,香气宛如茉莉和玉兰。
台湾其他的茶品种
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从台湾引种的茶树品种,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,制作成乌龙茶后,成茶带着独属于品种的特征,或是香气,或是滋味,都令人惊叹不已。
青心乌龙
属灌木小叶种,晚生种,适合制造青茶。由于本品种是一个极有历史并且被广泛种植的品种,是早期从大陆引进的品种,如今在台存留较多。此树形稍小属于开张形,枝叶较密生,叶形长椭圆形,叶肉稍厚,质柔软富弹性,叶色呈浓绿色而富光泽,叶脉色淡明显凹陷,幼芽呈紫色。由于制茶质量优异,台湾各茶区均有栽培,适合制造包种茶,乌龙茶等。本品种所制成的包种茶不但质量优良,且广受消费者喜好,故成为台湾栽植面积最广的品种,可惜树势较弱,易患枯枝病且产量低。
硬枝红心
别名大广红心,